查看原文
其他

最感人的互“骗”!女儿瞒着父母去抗疫,父母就隔离在她工作的方舱……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青春上海”(ID:qingchunshanghai)、“中国青年报”(ID:zqbcyol)、极目新闻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共同守“沪”

携手战“疫”
有无数个他们
让上海感受到温暖
让人们感动落泪

感谢付出
感谢爱与奉献

援沪女儿与父母互“骗”

“爸妈,南京的天气不错”
近日
江苏援沪医疗队的一位护士
为了不让在上海务工的父母担心
每天在电话中
假装自己仍在南京
而父母也告诉她“一切都好”
但女儿和父母都不知道
他们都被对方“骗”了……
这个“最泪目谎言”
让很多网友动容


女儿瞒着父母到抗疫一线
每天通电话假装还在南京


“95后”女孩佳英(化名)
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护士
也是此次江苏援沪医疗队的一员
在上海浦东临港方舱医院支援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
她一直瞒着他们
“从我接到通知到抵达上海
都没有跟家里人说过”

佳英在方舱工作中

4月1日至4月15日
佳英每天都给父母打电话
告诉他们
自己在南京工作的情况
为了和父母聊天时
增加“可信度”
佳英还会提前
查询南京的天气预报
“他们从未怀疑过我说的话
对我很放心
还不断叮嘱我工作要认真”
佳英的父母
每次和女儿通电话
都会告诉她
一切都好,不要担心
但其实二人已感染新冠
就隔离在上海浦东临港方舱医院

女儿通话中发现端倪
母亲最终说出实情


4月15日
佳英的母亲
出现持续呕吐
低热不退的症状
电话中
女儿听出妈妈的声音不对劲
在佳英连续追问下
母亲告诉她实情
佳英说
那一刻眼泪控制不住了
“之前不敢给妈妈打视频电话
因为我住的这边
跟在南京不一样
当时,我听她说话声音有鼻塞
她告诉我发了好几天低热了
我追问她在哪里
妈妈就跟我说了
在方舱
我控制不住了
告诉妈妈别怕
我也在方舱
说完我立马挂断语音
开了视频通话”

佳英与母亲从语音聊天改成视频聊天

得知父母就隔离在她所工作的
上海浦东临港方舱医院
自责和焦虑涌上佳英的心头
“让妈妈赶紧拍了区域标识和床号
确定她了位置”
原来,上海浦东临港方舱医院
有13000张床位
江苏医疗队负责
其中8个区域的7000张床位
由于佳英的父母
不在她所在医院管理的区域
所以一直没能相遇

“我来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我”


经过江苏援沪医疗队与当地的协调
4月16日
佳英做好标准防护
带着水果和食品
来到父亲所在病区
相见的那刻
父女泪眼蒙眬
“爸爸,你一定要配合
很快就会康复的”

佳英与父亲相见

佳英的母亲
由于呕吐严重,腹痛加剧
考虑患上了急腹症
被转院送至华山医院治疗
目前病情平稳

佳英的母亲在医院接受治疗

佳英说
“我来帮助别人
别人也会帮助我
我相信大家的力量
上海会很快好起来的”

方舱患者手写感谢信致敬武汉医疗队
“相信每一个方舱里的患者都会感受到你们给予的温暖和力量都会铭记着你们……”4月17日在上海新国博方舱W1-C区工作的武汉援沪医疗队队员们收到了这样一封患者亲笔写下的感谢信

这名男患者和妻子于4月6日凌晨入舱恰好与武汉援沪医疗队入驻方舱是同一天在感谢信中他讲述了自己和妻子刚进方舱时身体的不适与内心的担忧是医疗队员的安慰和鼓励让他们慢慢坚定信心病情也得到好转
由于分不清厚重防护服下的面孔他用“你”来称呼每一个照顾过自己的医护用“你们”来称呼援沪医疗队他清楚地记得每一句鼓励的话每一个暖心的举动细心地记下了负责该区域每一家医院的名称以及部分医护人员的名字千余字的长信中是道不尽的感谢
据了解该患者于4月18日康复出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陈勇正是4月6日下午首批进舱的医护队伍中的一员当晚他和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不断地巡视病房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他表示“能够帮助患者这么快地恢复健康我和队友们都感到很欣慰!”
在与病毒的赛跑中
团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飘扬社区、保供、方舱处处都有团员青年的身影面对持续的疫情冲击上海各团组织冲锋在前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沉”一线、“冲”一线“战”一线、“守”一线

“沉”一线

团员团干就地转为社区志愿者


最近,奉贤区的“满天星便民超市”,凭借着以“居民下单、商超配单、志愿者送单”的形式,备受关注。
西渡街道社区发展综合服务中心团支部书记金雯伊正是其中一名“星掌柜”。自开张以来,金雯伊这些社区发展综合服务中心的青年们便从一线筛查岗位转战成为“星管家”“星掌柜”“星小二”。
理货、分装、称重、封袋……她笑称,自己每天都在不断掌握新技能。为了能让居民的冰箱里都塞得满满当当,舍弃了陪伴自己1岁宝宝的时间,坚守疫线,凡事亲力亲为。

一部座机电话、一张行军床、一张民情记录表是西渡街道党政办团员青年陈娴怡的战疫“装备”。为了准确、及时地答复居民来电,她抓紧学习防疫政策,全时段值守,还把自己的床直接铺在了办公桌旁。

作为村“两委”班子里最年轻的干部,西渡街道南渡村村委委员汪胜嘉负责5个村民小组、共2000余人的防疫任务。4月2日是他29岁生日,那天他吃了碗泡面和白煮蛋就又奔赴抗疫一线。如今,他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了。
宝山团校校长郭万千带队的10人驻内场抗疫突击队,连续转场服务3个封控社区,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20多天。这支突击队的成员都是区内各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银行、社会组织的团员、团干部、青年骨干,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些家人眼中的“乖宝宝”在抗疫过程发挥出了超乎想象的能量和韧性,尽显担当本色。


去年以来,上海16个区全部参加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各级团组织配齐、配强干部队伍,共青团区委专职干部配备率达到90%以上,并选配了一批挂兼职团干部。截至4月18日,各团区委机关干部下沉支援疫情防控共3416人次,累计工作时长超3.7万小时,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力量。
“冲”一线

组建多元化战“疫”青春队伍


“我宣誓:迎难而上,上海临港,坚定信心,抗疫必胜!”为保障方舱医院的建设顺利进行,临港集团党委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成立临港方舱临时党支部吹响方舱运维保障决战的冲锋号,派出第一批40名“蓝区”志愿者驻守方舱,确保方舱运行安全有序。与此同时,在集团党委领导下,集团团委第一时间成立多支青年突击队,组织100余名青年分别投入到方舱交通建设、现场运行、后勤保障条线中。
他们当中,有集团团委班子成员和基层团组织书记;有勇挑重任、能打硬仗的年轻干部;有在部队锻炼、带过千人队伍的军转干部;也有毕业于清华大学、入选“国资骐骥”的“90后”高材生;还有从事城乡规划,具有“管培生”“UP主”“灵魂画手”多重标签的“斜杠青年”……他们与全体工作人员一同承担起临港方舱的建设运维、所有医护人员的住宿通勤,以及医院内近2万人的餐饮等后勤物资保障任务。

4月11日至14日,上海建工团委从280名报名的团员青年中组成首批66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火速奔赴金山方舱医院开展管理运维服务保障工作。
舱内标识张贴、床位铺设、物品摆放,舱外物资采购、物资清点与保管、物资搬运、网络布置……青年志愿者们积极协助医疗人员在现场开展核酸检测,为金山方舱医院按时启用发挥了贡献青春力量。

“共享单车运维小哥”王飞和同事一起主动申请,通过防疫检测,成为了北蔡镇的防疫物资配送志愿者。他们主要是负责每天给北蔡镇的小区送防疫和生活物资,负责的小区有13个,物资主要有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矿泉水、泡面等等。

共青团崇明区委兼职副书记黄震积极发动农青协力量,调配人手以农场为家,每天向市区配送超4万斤有机蔬菜,同时为闭环管理区域等送出14余吨“爱心菜”。共青团普陀区委开展“重点行业人员核酸筛查”,以团区委全体机关干部和青少年社工为骨干的工作力量一夜成军,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团上海市委持续动员全市各基层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保持韧劲斗志,积极冲锋一线,履行青春责任。
“战”一线

青联委员为“配药难”健康接力


4月18日上午,青联委员徐遇晨、金真、李慧和丁洁组成“配药侠”四人小组,在虹口嘉兴路街道小分队已经顺利上岗。
近日,上海市青联号召全市各级青联委员、各会员团体成员助力解决配药难问题,全力守护市民群众生命安全,共同参与上海青联社区代配药品专项志愿行动。
4名青联委员奔赴街道辖区内4个居委和医院之间,为居民完成代配药的相关工作。与医药企业在线上开展了调研,掌握堵点、难点。通过对已经自行开展代配药品的青联委员志愿者、企业志愿团队等快速调研,聚焦到药店药品“派单难”的现实困境。

目前,团结联络部、基层工作部整合了团建联建端口和青联委员志愿者端口,梳理全市上药、国药、复星等旗下药房80余家,接下来将组建社区代配药品专项志愿行动微信群,集结已报名的443名青联委员志愿者,根据就近原则匹配对接,重点击破中心城区药品订单多、配送慢的困难。
围绕社区代配药品实际需求,青年社会组织开展配送药品服务,剪爱公益发展中心为认知症老年群体配药;百姓义工4名志愿者结对社区65名老人开展“配药随呼”服务;乐心公益发展中心组织志愿者与17名老年群体和重症康复期患者结对,定期前往医院开展配送药服务;菁英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总结“线上预约—居委开证—专人接送—就医配药—专人跟进”志愿者参与配药就医流程,助力社区50名老人解决就医配药问题。
基层志愿服务力量助力解决社区居民“配药难”问题。闵行区虹桥镇配药服务志愿者团队晚上去居委拿居民医保卡,白天奔走于各大医院,自行垫付费用后把药送到小区,日均预约量约150单。浦东新区高东镇青年志愿者配合居委等组成防疫青年志愿服务配药队,采取“医疗小组+外围支援小组+镇级配药小组”组合模式,开展居民用药代配服务。

“守”一线

青少年暖心关爱守护始终“在线”


“用大拇指靠近嘴唇,这是‘爸爸’,用食指靠近嘴唇,这是‘妈妈’”……在“爱心云托班”里,上海外国语大学志愿者杨涛正在教小朋友一门“不用说话的”语言。
杨涛本次陪伴的小朋友有点特殊,她是一位有一定听力障碍的小朋友,叫小倩。据杨涛介绍,小倩今年三年级,妈妈是医护人员,现在正在抗疫的一线奋战。

随着“爱心云托班”正在全市全面展开,上海8所高校的2385名志愿者踊跃报名提供托管服务,和小朋友一起学知识、习本领、交朋友、谈梦想,用自己的方式做逆行者身后的守护人。
截至4月18日,共有1468名战疫一线人员子女报名入托,覆盖全市所有区。8所云陪伴高校、12所兴趣类和健康自护类课程高校结合专业特色打造超过550节特色课程。各校大学生志愿者累计上岗4935人次,累计托管超过9200课时。
“非常感谢,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正在备考的小刘来自金山区的低保家庭。她真切地感觉到,出现的突击队员,就是她“那一刻出现的光”。几天前,她收到了团市委送来的物资礼包。她说,自己经常看到妈妈在手机上进群拼团抢菜,而这样一份大礼包可谓是雪中送炭。

近日,团上海市委、市服保办、市青联、市青基会联合发起“青春战疫 希望暖心”困境青少年帮扶行动,已让上海2000余名困境青少年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充分感受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疫情期间,在各团区委指导下,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业化队伍积极开拓线上服务渠道,重点聚焦青少年群体维权关爱和防疫心理疏导等内容开展服务,向一线工作人员家庭提供“在线云陪伴”“线上故事会”“伴阅成长”“爱心工具包”“上海12355一线抗疫人员及家属心理专线”等志愿服务菜单,确保关爱守护始终“在线”。
青春在抗疫大局中闪闪发光

在方舱医院有群“特别”的普陀志愿者


吴锐(化名)是普陀团区委的一名团干部,由于核酸报告异常,3月27日被转运到上海世博展览馆H1馆方舱医院。方舱医院内,300多位医务工作者要负责3500多位病人的治疗、一日三餐以及安抚病人的情绪等。于是病症较轻的吴锐和几个年轻人主动报名参与志愿服务,并在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逐渐组建起一支志愿者队伍。
“一方面我也是患者,更能理解大家的心情,也清楚生活上存在哪些需求和困扰。另一方面,我们比起医护人员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和大家沟通”,“95后”患者志愿者郝歆悦(化名)说。
在一次协助一家人“出舱”的过程中,因为哥哥还没有转阴,他们的爸爸决定自己留下来照顾哥哥,小女孩需要先转移出去。由于放心不下小女孩,院内的领导在线上全程跟踪,志愿者则联系了女孩回家途中所有的同行人和司机,嘱托他们在女孩快到站时给所在居委打个电话,“我们其实也没做什么,却让这位父亲能够安下心来。”

这座城市生病了,我们一直都在
医学生支援抗疫


张海扬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在读博士生,3月下旬,他就报名参加了团上海市委组织的“爱心云托班”,为一名在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的六年级学生辅导英语。
4月初,张海扬和同学一起接受了核酸检测规范培训。当接到支援通知时,他和在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40余名医学生在1小时内迅速集结,赶赴南京东路街道。这是张海扬第一次给别人做核酸检测,他牢记培训的要领,跟长征医院的护士搭班配合完成了采样任务。他注意到,绝大多数居民都能配合“大白”的工作,也有个别需要“哄”很久才肯勉强张嘴的“宝贝”,让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使出浑身解数。
10天的核酸检测任务让张海扬产生了诸多感悟,也对驻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产生了更多敬意。他在朋友圈这样写道:“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这段经历里的万千感悟,那便是决定出发的那一刻心中便闪过的念头:在这座生病中的城市需要我们的时刻,我们来过,也会一直在。”
在这座城市需要我们的时候千千万万的我们四面八方的我们一直都在我们都有同一个目标爱好这座城守护好这座城
【青运史上的今天,《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1939年4月,为迎接五四运动20周年,《中国青年》在延安复刊。毛泽东第一次为《中国青年》题写了刊名。在《发刊词》中提出了《中国青年》五项任务:动员青年参加抗战;促成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中国劳动青年和各进步青年团体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帮助青年学习;表扬中国青年在抗战中的英勇业绩。剪辑|牟宇涵(浙江传媒学院),文字|窦楠楠(上海外国语大学)制图: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青春大于号新媒体工作室编  辑丨骆丞承
校  对丨吴 怡
校  审丨孙小千
值班编委丨张 宇
亮“在看”,共同守“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